叶光明是世界公认的圣经教师,迄今教导年数已达五十多年。他的广播事工遍及全球,其中的节目,如“活祭”、“无愧的工人”、“成圣之道”等,也为很多中国信徒所熟悉。
信仰的根基.叶光明
信息来自:叶光明中国https://www.ygm.services
学习前祷告:
奉耶稣基督的名宣告:
天父赐我智慧和启示的灵,帮助我明白、进入一切真理!我感谢、赞美你是教导我的神!
二 . 死后的命运
首先 , 我们要确定 , 人复活的部分是身体 , 不是灵或魂。即为圣经所说的身体复活。为了进一步了解 , 我们要简略从圣经的启示来分析人的本质。
人是灵、魂、体的合一
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信徒代祷 :
“愿赐平安的神 , 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 , 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 , 在我主耶穌基督降临的时候 , 完全无可指摘。” (帖撒罗尼迦前书五 23)
保罗说“使你们全然成圣”, 可见他关心基督徒生命全方位 , 每一个层面的需要。他特意说出组成人的三个部分是“灵、魂和身子”。
希伯来書第四章第 12 节也说 :“神的道是活泼的 , 是有功效的 , 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 , 甚至魂与灵 , 骨节与骨髓 , 都能刺入剖开……”。这节经文也说明了人的身体有灵、魂、体三个部分 ,
论到“体”的部分提出骨节与骨髓。
从圣经的开头 , 人被造的那一部分内容 , 更能让我们看出人的全部要素 :“神说 ,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 , 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。”(创世记一 26)
这经文用“ 形像 ” 和“ 样式 ” 两词说明人与造物主的关系。希伯来文“形像”的字根出现在“拍照”这个词里。当这词用于形容人被造时 , 是指人的外像。
但人与神的相似并不在于外表 , 希伯来文“样式”是更被广泛使用的词 , 它指人的整个人格。这说明人与神的性情有相似之处 , 其重要性隐含于构成人的三个元素 : 灵、魂、体之中。
天地间只有一位真神 , 是三位一体─ ─圣父、圣子和圣灵──的真神。人和神的性情之间有相似的样式。人的三合一是照着三位一体的神的形像而造的。
创世记第二章第 7 节清楚说到人最初被造的情形 :“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 , 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 , 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。”
人的完全人格 , 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来源 : 一、物质部分。即由地上尘土造的血肉躯体 ; 二、非物质部分。那看不见的部分就是“灵魂”, 是从万能恩典神口中吹出的气而来的。
从上面所讨论的部分及其他经文中 , 可看见这部分是“灵”和“魂”的合成。圣经指出灵与魂之间的确有不同之处。
人死了 , 那看不见的、非物质的部份(灵和魂 ) 就离开了这个属地的瓦器(身体 )。当人的身体被埋后 , 属物质的部分归回到原地 , 化回原来的元素 ; 复活时 , 身体也带着同样的物质元素复活。
人的灵要离开身体
圣经没有说过人死后的灵和魂会随身体埋葬 , 反而一再告诉我们 , 人死后 , 灵魂和身体的去处截然不同。
我们可从传道书寻找答案。所罗门王问 :
“人一切的劳碌 , 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 , 有什么益处呢 ?” (传道书一 3)
整卷传道书中出现了二十九次“日光之下”。这个一再重复的含义深远的句子 , 正是所罗门王所有问题与结论的界限。日光之下万事都是短暂的、属物质的 , 都在时间的范围内 , 受制于今世的次序。思想传道书的教训 , 必须要先有这个清楚的界限概念。
保罗谈到这个局限 :
“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 , 所不见的是永远的。”(哥林多后书四 18)
他清楚划分这两种不同事物的界限 : 一方面是那可见的、暂时的、属物质的事 ; 另一方面是人肉眼所看不见的永恒的事。
当我们把这两种界限运用在传道书上 , 会发现全书充满可见的、暂时的、属物质的事物。所罗门王没有超越暂时的领域去探求永恒。一旦触及这领域 , 就立刻止住 , 重回短暂事物的探讨中。他一再重复“日光之下”没有一件事与永恒有关。然而 , 他没有提及的永恒领域 , 其他圣经书卷却一再探讨 , 所罗门王也在他自己其他著作中提及。
了解了传道书的前提 , 体会它的整体教训 , 明白它的论点和圣经其他书卷的关系之后 , 我们来看传道书第三章第 18-21 节 , 这里专门谈到人死后肉身和灵魂有不同的结局 :
“ 我心里说 , 这乃为世人的缘故 , 是神要试验他们 , 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。因为世人遭遇的 , 兽也遭遇 , 所遭遇的都是一样。这个怎样死 , 那个也怎样死 , 气息都是一样。人不能强于兽 , 都是虚空 , 都归一处 , 都是出于尘土 , 也都归于尘土。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 , 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?”
本书主题强调人属物质、属肉体的部分。作者很正确地提出 , 人和动物殊途同归。
所罗门说 , 人死后属物质的身体虽然和低等动物的结局一样 , 但灵魂却不一样。
“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 , 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?”这种文法表示所罗门王知道人和兽的不同 , 但他却没有把这问题放在探讨范围内。所以所罗门王只能扼要提到这两方面的区别 , 而没有进一步探求解答。
“人的灵是往上升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? 人死后灵魂往哪里去 ?
所罗门王的论点和创世记第二章第 7 节相同。人的身体是从尘土而出 , 灵魂却是从天上的神而来。
传道书第十二章第 7 节论到人死后是“尘土仍归于地 , 灵仍归于赐灵的神”。所罗门的教训虽然简略 , 但很清楚。这和其他有关的圣经指示是一致的。人死后身体归入尘土 , 灵魂却上升归到神那里去。当灵魂离开躯体归到创造宇宙万物的神那里 , 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?
圣经对这一点有两个明确的原则 : 一、人的灵被带到神面前 , 不是为了最后审判。最后审判是在复活以后 ; 二、作恶的和不敬虔的人不能永远站在神的面前。
灵魂被带到神面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听神的判决 , 以决定人从死亡的时刻到复活的时刻 , 以什么状态停留在什么地方。每一个灵魂都要被带到并停留在他应到的地位和地方 , 直到身体复活。
义人与恶人分开
灵魂在人死后到复活的一段时间内,处于何种状态呢 ? 人们十分关心这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。但我们可以确定两个事实 : 一、义人和恶人死后是永远分隔开来的 ; 二、义人的灵魂因着基督的死而复活处在不同的状态中。
以赛亚书描写神审判叛逆的巴比伦王的景象 , 就像舞台的幕布被掀起了一角 , 让我们瞥见一点有关今世和来世的奥秘 :
“你下到阴间 , 阴间就因你震动 , 来迎接你。又因你惊动在世曾为首领的阴魂 , 并使那曾为列国君王的 , 都离位站起 , 他们都要发言对你说 , 你也变为软弱像我们一样吗 ? 你也成了我们的样子吗 ?”
(以赛亚书十四 9-10)
这段经文揭示了灵魂离开身体后的一些事实。他们对于在地上所发生的事并不知道 , 但是对于他们在地上的年日和所遇见的事 , 则仍然保有某些记忆。
显然人死后 , 灵魂与他在今世和来世的状况类似 , 仍然有本来的面目 , 别人对他的认识并没有改变。比如在今世他是君王 , 在另一个世界他仍然会被认出是君王。离开身体的灵魂仍然对自己有知觉 , 灵魂和灵魂之间仍然有交谈。
以西结书第三十二章第 17-22 节说到埃及王死后 , 灵魂离开身体下到阴间。在 18-19 节神对以西结说 :
“人子啊 , 你要为埃及群众哀号 , 又要将埃及和有名之国的女子并下坑的人 , 一同扔到阴府去。你埃及的美丽胜过谁呢 ? 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吧。”
21 节又提到那些前来迎接埃及王 , 比他先到地狱里的其他世上伟人 :
“ 强盛的勇士 , 要在阴间对埃及王和帮助他的说话 , 他们是未受割礼被杀的人 , 已经下去 , 躺卧不动。”
以赛亚书说明了人死后仍然拥有原来的本性 , 仍旧互相认得出并能彼此交谈 , 对自己的状况仍有知觉。
现在让我们从新约圣经中看灵魂离开身体以后的结局。
第一处经文是路加福音第十六章第 19-31 节 , 有关乞丐拉撒路的故事。这是主耶稣基督叙述的真实故事 , 发生在基督死而复活之前。
拉撒路每天讨饭 , 躺在财主的家门口。第 22-26 节讲到拉撒路和财主两人死后的不同结局 :
“后来那讨饭的死了 , 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。财主也死了 , 并且埋葬了。他在阴间受痛苦 , 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 , 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。就喊着说 , 我祖亚伯拉罕哪 , 可怜我吧 , 打发拉撒路来 , 用指頭尖蘸点水 , 凉凉我的舌头 , 因为我在这火焰里 , 极其痛苦。亚伯拉罕说 , 儿啊 , 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 , 拉撒路也受过苦 , 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 , 你倒受痛苦。不但这样 , 并且在你我之间 , 有深渊限定 , 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 , 是不能的 , 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 , 也是不能的。”
这段经文印证了旧约圣经所得的结论。人在死亡以后身体重归尘土 , 灵魂离开身体 ,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。所以人虽死亡 , 却仍然存在。别人仍然认出他来 , 他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状况 , 回忆以往在地上的日子。就像亚伯拉罕对财主所说的 :“儿啊 , 你该回想……”
新约圣经的教训和旧约完全一致 , 并且更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一点 , 义人死后,灵魂的归宿和罪人的完全不同。拉撒路和财主的灵魂都已经离开了身体 , 但是最后的归宿却完全不同。财主的灵魂受尽折磨 , 拉撒路的灵魂却得享安息 , 他们之间隔着深渊 , 人不可跨越。
义人的灵魂安息之处是“亚伯拉罕的怀里”。亚伯拉罕是“信心之父”, 这表明安息之地是为那些像亚伯拉罕一样 , 在地上以信心和顺服跟随神脚踪的人所预备的。